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文明关注  文明力量  文化校园  道德财大  制度建设  创建体系  学校首页 
  文明关注
红色故事是最生动的教材
守望信仰的高山
雷锋精神彰显中国价值底色
新华社评论员:牢牢把握办实事这个...
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在新征程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抗疫一线,绽放青春
学习宣传贯彻《河南省文明行为促进...
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
文明过节倡议书
省直机关无偿献血暨造血干细胞捐献...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文明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文明关注>>正文
 
“最美”点亮中国——时代呼唤真善美
2013-01-08 14:55   人民日报
[字号: ]

中国人谁最美?

见义勇为者最美,孝敬父母者最美,扶危济困者最美,忘我奉献者最美……回望2012年,“最美”几乎伴随着中国人生活的每时每刻。点击网络、翻阅报刊、打开电视,各行各业“最美”故事,感动亿万中国人。

“最美”,是2012年的社会道德特征,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行的正能量,是温暖千家万户的精神阳光。一些网民还借用“蝴蝶效应”,期盼遍布各地的“最美”现象引领公民道德建设。

时代呼唤真善美

2011年7月2日,杭州的一个两岁女孩突然从10楼高空坠落,眼看即将成为悲剧,刹那间,过路女子吴菊萍毫不犹豫地冲过去,徒手接住了女孩儿。她的事迹被网民热情传颂,“最美妈妈”的称呼从此而来。也正是从那时起,人们忽然发现,原来在自己的身边,在社会的每个角落,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最美”人物。网民“雾里看花”说得好:过去我们只关注假恶丑,网络也就成了揭短露丑的平台;今天当人们呼唤真善美时,又发现,真善美实际就在我们的平凡生活里,而且从未间断。

随着“最美”这一简洁称呼的普及,也随着人们对“最美”的日益关注,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最美”人物不断涌现,到了2012年就成为“井喷”状态。实际上,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道德模范的“井喷”并不稀奇。

我们的国家文明悠久,而我们生活的今天,在经济建设、物质生活发展的同时,建设高尚的公民道德也正在成为各级党和政府以及普通百姓的高度共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已经强力推动了10多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完善,中国公民道德论坛、全国道德模范评选等重要的道德建设活动影响深远,这一切,无不为社会道德正能量的发挥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就在人们激烈抨击道德滑坡现象的同时,“最美”的感染力让人们感到了一股强大的暖流。“这种温暖常常比揭露更能激发道德意识、提升道德水平。”“他们的所言所行,令所到之处阴霾尽散。”这些留言和跟帖道出了“最美”人物不断被传颂的原因。

网民之手点击正能量

与以往的典型人物宣传不同的是,在“最美”的传播中,网络这一当代传播工具起到了关键作用,每个讯息都经过网民之手点击,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将照片和文字信息及时快捷地发布出来,形成了巨大的传播效应。广州的“托举哥”周冲、为救人而被火车轧断腿的警校学生李博亚等一大批“最美”人物的发现最先出自网络,其传播速度之快,信息之真切,影响之强烈,都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在有关李博亚的微博中,仅新浪和腾讯就达200万条。

2012年,从网络发现到传统媒体及时跟进,再到有关党政部门迅速作出回应,予以表彰、奖励,各界交相呼应,这也是“最美”现象集中呈现并大放光彩的原因。中央电视台于2012年10月发起了“寻找最美乡村医生”的公益活动,每晚播出,影响全国。这些 “最美乡村医生”的事迹并非只在2012年,而是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但在2012年“最美”的传播氛围下,他们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为这一年的“最美”风采也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平民英雄最受爱戴

2012年的“最美”人物,无一不是普通人,生活普通、工作普通、经历普通,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从“最美爷爷”、“最美奶奶”、“最美妈妈”到“最美女孩”、“最美孕妇”,从“最美教师”、“最美战士”、“最美护士”到“最美油条哥”、“最美农民工”、“最美保安”,在成为“最美”之前,几乎无人知道他们的“最美”事迹。中学女教师张丽莉奋不顾身保护学生、战士高铁成冲进火海关闭燃气阀门、客车司机吴斌用生命的最后76秒停车、拉手闸、打开双闪灯,确保24名乘客安全……

英模不再是高大全式人物,而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展现出的道德力量,这是2012年“最美”人物的鲜明特征。这些出身“草根”的朴实无华的小人物,他们的“最美”行为都是一种本能的自然反应,说出的话也很实在、亲切,没有什么豪言壮语,而这样的模范、这样的事迹,恰恰又都是普通人可亲、可感、可学的。黑龙江大学教授曲文勇认为:“平凡人的举动更易为更多人学习和效仿,也可以成为人们面对小善和小恶之间的抉择时,最真实最具说服力的参考。”

“身边的感动”是2012年媒体最喜欢用的一句话,所以在传播“最美”人物时,读者和观众感受了与过去不同的亲近感、互动感,真正做到了“贴近性”。一位网民就说:模范人物不能只靠传统媒体单独唱赞歌,那样的话,传播能力很低,只有吸引老百姓共同传递,转化为社会能量,才能起到树立榜样的作用。网络走红的“良心油条哥”,既有河北保定的,也有四川成都的,炸油条也能炸出模范,炸出老百姓心中的“最美”,这说明人们心目中的模范最需要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人物,他们带来的“最美”是日常生活需要的“最美”。网络流传的《良心油条歌》里就有这样一段:“哥炸的不是油条是承诺,哥炸的不是油条是道德,哥炸的不是油条是生活,哥炸的不是油条是欢乐。”

好人需要好环境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了,更需要道德做支撑,一个人生活条件优越了,更要求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杭州的画家任逸非常关心自己家乡的人文环境,她在博客里对家乡发生的道德现象常常发议论。

杭州从2011年的“最美妈妈”、2012年的“最美司机”,一直到刚刚牺牲的“最美消防员”,一连出现这么多吸引全国关注的“最美”,是杭州的骄傲,杭州的百姓每次都是噙泪慰问、痛苦送别,舆论不但赞美“最美”,同时还为由此而出现的各类问题公开探讨。这座美丽的城市在日益富裕的今天更需要社会的道德美,“西湖美,城市美,人更要美”,一位叫“湖畔游吟”的网民这样呼吁。

“杭州之所以能够不断产生‘最美’的人物,就在于建设良好的道德环境和市民的优秀品质是近些年杭州全市上下奋斗的目标,一连串的鼓励、奖励良好道德风尚的措施也在不断出台、实施,每次‘最美’人物出现,都可以获得党和政府的及时表彰,好人有好报是这里正在形成的大氛围。”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鲍洪俊这样介绍说。

何止在杭州,去年底中宣部在河北召开“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工作经验座谈会,也在全国各地代表的眼前展现了河北为什么能够产生众多“良心油条哥”、“良心馒头哥”、“良心豆腐姐”、“良心蔬菜嫂”,还有带着养父出嫁的陈红、“最美农民工”王俊旺、“最美学警”李博亚为代表的模范群体,并催生出一批“道德90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秦宣认为,“善行河北”主题活动让“互助、诚信、敬业、友善”蔚成风气,引导全省崇德向善,使善行在河北成为社会文明的主流。这表明,党和政府的极力倡导十分重要。上下结合互动,才能提升社会的道德风气。

2012年,“最美”之花盛开让我们看到了我国社会道德的美好前景,但是,正如一些网民所言, “最美”人物毕竟只是一部分人,还有更多的人需要道德的提升,还有更多的丑陋现象需要揭露,公民道德建设的道路十分漫长,任重道远,丝毫不能懈怠。

[打印]    [收藏]
上一条:关注民俗文化发展的还俗于民
已是尾条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豫ICP备13002877号-2

郑东校区: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文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80号 文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