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文明关注  文明力量  文化校园  道德财大  制度建设  创建体系  学校首页 
  文明关注
红色故事是最生动的教材
守望信仰的高山
雷锋精神彰显中国价值底色
新华社评论员:牢牢把握办实事这个...
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在新征程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抗疫一线,绽放青春
让文明之花开满校园——深化河南省...
“抵制网络谣言共建网络文明”倡议书
学习宣传贯彻《河南省文明行为促进...
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
文明过节倡议书
省直机关无偿献血暨造血干细胞捐献...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文明学校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校园>>文明学校>>正文
 
新时代道德建设智库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2022-06-12 11:48 文/王亚星 图/曹恒 
[字号: ]

6月11日,由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郑州大学公民道德建设与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河南省伦理学会协办的“新时代道德建设智库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道德与文明》编辑部、《河南日报》、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南阳农业职业学院等单位的20余位专家学者,我校副校长薛玉莲教授,副校长、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朱金瑞教授,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研讨会。朱金瑞主持开幕式。

薛玉莲在致辞时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情况。她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立根塑魂、正本清源,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社会道德风貌积极健康、向上向善。同时,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和新要求,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好发挥道德的作用、持续强化新时代道德治理,如何传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人百年伦理精神、以道德之光照亮文化强国之路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都为开展新时代伦理研究和道德实践提出了实践指向和现实要求,也是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薛玉莲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在思想碰撞、深度交流中,回应时代之需、现实之问,为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持续繁荣发展、推进新时代伦理道德建设,贡献高校伦理学人的智慧和力量。

郑州大学副校长、公民道德建设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屈凌波教授主持专家发言环节。清华大学吴潜涛教授,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农村工作委员会原主任张琼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王小锡教授,《道德与文明》杂志主编杨义芹研究员,郑州大学公民道德建设与教育研究中心秦树理教授、王东虓教授,郑州大学刘太恒教授,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郑云正教授,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校长孔国庆教授,《河南日报》理论部刘玉梅主任,河南省委党校康来云教授,我校田训龙副教授等分别作主题发言。专家学者围绕智库的科学内涵、现实遵循、建设路径、关键问题等进行深入探讨,认为新时代道德建设智库要回应时代关切、现实关照、群众困惑,要为时代明德、为实践引路,以创新的机制、稳定的团队、强力的支撑、长远的规划、恰当的方式、深入的调研,推动高校在新型智库建设中发挥优势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立足时代前沿,关切社会道德现状,善于发现真问题、新问题,提出好办法,解决道德难题,为党和国家道德治理决策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托。

朱金瑞在总结时指出,新时代道德建设智库研讨会应时应势、应情应景,各位专家思考深邃、观点深刻,从不同角度全面呈现、系统阐释了新型智库建设、新时代道德理论与实践等一系列问题,对河南省伦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提出了新的要求;此次研讨会深入贯彻落实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中关于智库建设的相关要求,收获了一批有助于道德建设智库发展的真知灼见,进一步推动了伦理学科和智库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她期望借助此次研讨的东风,引发更多的思考,为建好新时代道德建设智库、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力量。

(供稿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 审核:赵增彦 编审:曹恒 签审:张睿)

[打印]    [收藏]
上一条:我校在全省教育系统新媒体工作评选中荣获佳绩
下一条:我校召开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创建工作会议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豫ICP备13002877号-2

郑东校区: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文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80号 文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