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文明关注  文明力量  文化校园  道德财大  制度建设  创建体系  学校首页 
  文明关注
红色故事是最生动的教材
守望信仰的高山
雷锋精神彰显中国价值底色
新华社评论员:牢牢把握办实事这个...
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在新征程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抗疫一线,绽放青春
学习宣传贯彻《河南省文明行为促进...
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
文明过节倡议书
省直机关无偿献血暨造血干细胞捐献...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文明学校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校园>>文明学校>>正文
 
《河南日报》:让毕业证书变得更加金灿灿、沉甸甸――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打造一流本科教育纪实
2012-06-20 00:00 李树华  《河南日报》6月20日 第8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李树华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对于一所地方本科高校来说,本科教育是学校的主体与骨干,是学校的基石。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本科教学是立校之本,培养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共识。在此思想引领下,学校坚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以打造一流本科教育为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己任,有力提升了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了高考生源的吸引力、扩大了服务社会的影响力。

  聚沙成塔   厚积薄发

  ――办一流本科教育之基础篇

  在创办一流本科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以凝练办学理念为先导,以拓展办学空间为要务,以加强学科建设为关键,以改革培养模式为抓手,以壮大师资队伍为支撑,全面奠定了本科教育的坚实基础。

  ――鲜明的办学理念。在对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分析把握的基础上,学校审时度势,提出学术兴校战略,开始按照大学构架及理念引领发展、谋划未来。经过几年的实践、检验与完善,以学术兴校为引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制度治校逐步成为推动发展的有力抓手和坚实载体。

  ――开放的办学思路。学校与2010THE/QS世界大学排名位居184位的爱尔兰考克大学联合筹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考克国际学院,拟在金融学、投资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四个专业开展联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该项目得到了爱尔兰政府总理、教育部长、外交部长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近日,学校还与世界上最大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公司――ESRI公司就在中国开辟第一个GIS与商业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领域问题达成合作意向。20109月学校与台湾环宇集团达成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河南金融人才培训中心,为河南省金融系统培养专门人才。

  ――突出的学科优势。现有专业基本覆盖了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经济、管理、法学类的所有专业,体现了学校作为河南高校经济、管理、法学类专业最齐全、学术资源最集中、办学实力最强的特色和优势。现有5个省级重点建设一级学科,占全省经济管理类省级重点建设一级学科总数的50%。应用经济和工商管理两个一级学科获批省级重点资助学科。根据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学校进入中国大学分学科门类竞争力(前5%)方阵,管理学学科在全国高校排名位居第24位。河南经济研究中心、河南经济伦理研究中心、河南省应用经济学开放研究中心、河南省诉讼法研究中心5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在汇集科研人才、培育学术高地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

  ――多元的培养模式。学校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引入帕尼斯(SJParnes)创造性教学模式,提倡在动态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打破一把尺子评价所有学生的单一评价模式,采取合格+特长课堂+课外平时+期末理论+创新个体+群体等多元评价模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取得的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智力劳动成果,以及在第一课堂外取得的各类素能(技能)等级证书,可获得创新学分和素能拓展学分,能申请抵冲公共选修课学分。学校投资1200万元建设的第四批河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管理实践教学中心在2008年本科教学评估中作为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支撑得到了教育部专家的高度评价。ERP沙盘推演、模拟股市实践教学等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扎实的师资队伍。在人才强校战略的带动下,学校初步建立了从国家级特聘教授、省级特聘教授、优秀教授,到优秀副教授、优秀博士、优秀硕士的多层次人才体系。学校定期开展师德师风演讲赛教师说课比赛教师教学比赛等一系列教学竞赛和评选奖励活动,营造了教书有为、育人光荣的良好氛围。学校开设博士论坛星火论坛财智大讲堂等系列学术讲座,鼓励教授、博士为学生作学术报告,拓宽学生视野。50多位教授联袂开设的校内专家学者系列讲座受到了学生的追捧。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办一流本科教育之成就篇

  在领导重视本科教学、政策倾斜本科教学、投入优先本科教学、科研促进本科教学的良好氛围中,学校在教学改革、生源质量、就业市场、社会评价等领域均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

  ――优秀的教改成绩。2008年,学校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学校教授主持和参与完成的《面向商务应用的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和《财经类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过程优化的研究与实践》和教师参与完成的《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与实践》3项成果获得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此外还有数十项省级教学成果奖落户学校;近年来打造了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7个省级特色专业,获批省级教学团队4个,建成了3个河南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法学案例实验教学中心和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

  ――优质的生源市场。近年来,随着办学实力的增强和社会声誉的提升,学校本科生源越来越好,学校已经连续三年录取分数线高出河南省二本分数线35分以上,近1/3的学生达到了一本分数线。2011年,学校文科二本录取分数线高出河南省二本分数线39分,理科高出38分,分别居河南省二本录取学校的第二、第三位。本科生源质量的稳步提升为学校打造一流本科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广阔的就业前景。学校不断完善省内外就业市场,长三角、珠三角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大型校园招聘会安全有序,专场招聘会连续不断,每年都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15000个左右,是毕业生总数的4倍左右。学校还多次举办全省女性大学生就业招聘会、全省经济管理类毕业生就业双选洽谈会。为学校毕业生就业搭建了更为宽广的平台。2012年学校荣获河南省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称号。学校还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广泛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把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室建在企业。截至目前,已经与包括河南省投资集团在内的200多家大型国企、金融企业、民营企业签订了就业创业基地协议,年均输送实习生1000多人。据不完全统计,学校毕业生占河南省建设银行系统员工的比例达7.39%,占河南省农业银行系统员工的比例达10.2%,占河南省中国银行系统2001年以来招聘员工比例的37%

  ――丰硕的创新成果。从2009年到2011年,学校在挑战杯全国终审决赛中,获得银奖两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四项,连续三年获挑战杯全国优秀组织奖。多次在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中摘金夺银。201112月《中国青年报》对学校创业挑战赛进行了专题报道。团中央把比赛作为助推青年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典型予以推广。由学生撰写的《郑州市区封闭快速道路系统可行性研究》获得河南省第五届挑战杯竞赛一等奖,引起了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并被其他省会城市借鉴;学校1名教授带领23名在校本科生共同完成的专著《退休行为及退休年龄研究》一书,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大会提案的重要依据。本书与《种粮行为与粮食政策》、《生育行为与生育政策》以及《房地产买卖行为与房地产政策》等共同组成公众行为与国家政策研究丛书

  ――广泛的社会认可。对857名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显示,对学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表示满意的为92.42%;认为学校毕业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较好的为95.57%;认为学校毕业生的开拓创新能力较强的达98.83%;认为学校毕业生工作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强的为99.42%。因社会实践活动突出,学校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近三年,学校先后荣获河南公众满意的十佳本科院校河南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品牌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称号。

  任重道远   宏图肇始

  ――办一流本科教育之展望篇

  为持续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未来几年学校将重点实施推进五项工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化本科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实施素质教育拓展工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加强科学与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教育。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计划。以大学生竞赛活动为平台,系统设计学生职业发展、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和课外实践项目,并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加强体育、艺术和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大学体育教学和管理模式,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体系,深入开展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实践,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和审美情趣。

  ――实施专业特色培育工程,提升学科专业竞争力。实施专业结构调整优化计划。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适度扩大专业数量,重点发展特色与优势专业,加强学科专业交叉渗透,灵活设置特色专业方向,着力培养特色人才。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计划。探索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等自主学习模式;实行按专业类招生与培养、按专业与方向分流的招生和培养模式;鼓励因材施教,实施在高年级按学术型、就业创业型、学科交叉型人才培养方向,制订同一专业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子方案。实施特色专业建设与评估认证计划。建立健全专业评估诊断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设置准入与退出机制和专业基本技能标准及考核制度。

  ――实施课程效能提升工程,丰富课程教学内涵。实施课程教学范式综合改革行动计划。以现代教学范式的要求为基本参照系,就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法、课程实践、考试方式、课程边界、学生管理等进行系统改革,实现课堂教学效能最大化。实施课程资源建设计划。建立网络课堂等数字化教学中心,以及英语自主学习平台、精品视频公开课等数字化学习中心,构建基于互联网的自主学习体系。实施实践环节创新计划。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探索与社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实施教材资助和优秀教材引进计划。健全和完善教材选用和评价机制,严把教材选用质量关,优先选用优秀教材和获奖教材。

  ――实施教师教学发展工程,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实施师资队伍结构调整计划。积极扩大专任教师规模,使各专业和各类课程保持合理的生师比。实施教学名师培育计划。设立校长教学质量奖,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立名师工作室。实施新进教师培养计划。积极选派青年教师赴国内外高校进修,到业务部门、企业挂职锻炼,支持教师获得校外工作或研究经历。加强教学业绩和教学质量评价。确保教授每学年至少主讲一门本科生课程,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用的基本条件;让最优秀的教师为一年级学生上课;开展专业核心课程教授负责制试点以及知名教授开设新生研讨课试点。

  ――实施教学质量保障工程,保证教学工作高效运行。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每年投入专项经费用于改善教学基本条件,使学校教学条件建设重要指标达到教育部规定的优良标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责任意识,促进教师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加强学风建设,深入实践本科生导师制考研促进计划优秀人才成长计划。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深入推进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制、专业负责人制、课程负责人制、多媒体教学准入制、课堂教学第一责任人制和教学效果一票否决制等教学工作责任体系,提高教学质量责任意识。建立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定期编制学校教学质量报告,加强对教学工作基本状态的实时监控;加强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和院系教学工作评价工作,完善评教、评学和评管等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发展未有期,奋斗无止境。持续提升教学水平,全面打造一流的本科教育是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和光荣使命。学校热忱欢迎各位青年才俊来到学校,来到这片名师荟萃、英才云集的沃土,为她注入新的血液,给她带来新的激情,和她一起迎接明天的辉煌!

 

 

[打印]    [收藏]
上一条:我校召开“2011计划”启动工作会议
下一条:我校隆重举行2012届学生毕业典礼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豫ICP备13002877号-2

郑东校区: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文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80号 文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