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文明关注  文明力量  文化校园  道德财大  制度建设  创建体系  学校首页 
  文明关注
红色故事是最生动的教材
守望信仰的高山
雷锋精神彰显中国价值底色
新华社评论员:牢牢把握办实事这个...
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在新征程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抗疫一线,绽放青春
学习宣传贯彻《河南省文明行为促进...
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
文明过节倡议书
省直机关无偿献血暨造血干细胞捐献...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文明学校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校园>>文明学校>>正文
 
《新华文摘》总编辑喻阳先生来我校讲学
2012-09-26 00:00 文/吴育川 图/王少卿  《经济经纬》编辑部
[字号: ]


近日,由《经济经纬》编辑部、科研处和发展规划处联合举办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经名刊论坛”系列讲座第9讲在我校文北校区学术交流中心二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新华文摘》总编辑喻阳先生应邀作了题为“文章之道与学术评价”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校长李小建主持,《经济经纬》编辑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编辑部、研究院、法学研究院和部分院系的教师、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

喻阳就文章概念的演进进行了梳理,并对文章的社会功能进行了精彩的讲解。喻阳认为, “文以载道”,公开发表的文章,特别是学术文章是要发挥服务社会作用的。“文章不能改变世界,文章能改变人,而人能改变世界”;“文章重在创新,贵在精致,妙在气韵”。文章重在创新,但也不能刻意标新立异;现实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重大问题,需要学术界深入研究。作者选题应选择学术界及整个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喻阳还对当前一些学术文章中存在的类似“观点缺乏领先价值”、“论述方法陈旧”、“用很复杂的方法去论证一个人人都知道的问题” 以及学术评价中不重视质量、只重视数量等倾向提出了批评。

同喻阳一起来我校讲学的《北京大学学报》原主编龙协涛教授就该主题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龙协涛认为:文章通不通,看语法;顺不顺,看逻辑;美不美,看修辞。学术文章要通顺,但仅通顺是不够的。古今中外,许多学术大家的学术著作也是美文。要写好文章,应该学一点古文,加强国学素养。要讲“文以载道”、“文章乃天下公器”!要选有价值的问题,要辩证看待“填补空白”,有一些空白之所以是空白,是因为没有研究价值,因此,也不需要填补。

喻阳、龙协涛还和与会的教师、研究生进行了交流。李小建对两位专家的演讲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打印]    [收藏]
上一条:迎中秋 送温暖――我校慰问经济困难学子
下一条:我校统计学、电子商务两个专业获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豫ICP备13002877号-2

郑东校区: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文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80号 文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