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6月9日是第15个国际档案日和全国档案宣传日,国家档案局将今年的活动主题确定为“喜迎二十大·档案颂辉煌”。
档案是记录人类历史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它是时间的使者,是帮助我们了解过去、记录现在、走向未来的珍贵文献。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展览是一项细碎繁杂且需要耐心默默坚守的工作,全校专兼职档案工作者是学校档案资料的“守护者”,他(她)们的工作确保了学校真实、完整历史记忆的有序保存,这项事业平凡而伟大。
在6.9国际档案日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进档案馆,一起感受档案人的工作日常。
1.档案收集

档案收集就是按照规定,通过例行的接收制度和专门的征集方法,把分散在各单位、个人手中和散失在社会上的学校档案,集中到档案馆进行科学管理的一项业务环节。
档案馆常年接收学校各单位形成的按照规定应归档的文件材料以及图片、音像、实物等各类档案。学校建立有较为完整的档案工作网络,77个档案立卷单位均设有兼职档案员,并有一名领导分管档案工作,在档案馆统一指导下负责本单位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
2.档案整理

档案整理是将收集进馆的文件材料根据来源、形成时间、内容、形式等特征,按照一定原则对档案实体进行系统分类、组合、排列、编号和编目,是档案管理中的一项基础工作。
我校档案类别除人事档案外,主要包括党群、行政、教学、科研、产品开发、基建、设备、出版、外事、财会、声像、实物等12个类目。此外还有大型活动档案、人物档案等专题档案。
3.档案保管

档案保管是对档案进行系统存放和安全保护的工作,是档案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基本任务和要求是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调用。
我校档案馆馆藏档案共分5个全宗,分别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全宗(A)、河南财经学院全宗(B)、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全宗(C)、郑州师范专科学校全宗(D)、中央第二政法干部学校全宗(E)。建有《档案库房管理制度》,做到档案“十防”(抗震、防盗、防火、防水、防潮、防尘、防虫、防鼠、防高温、防强光),保持库房整洁、有序,保证档案安全无损。
4.档案利用

档案利用是档案利用者查阅、利用档案信息,满足其利用需求的行为,也是档案信息资源潜在的利用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
我校档案馆现有馆藏档案8万余卷(件),真实记录了学校创建、变迁、发展和建设的历史。档案馆设有档案查阅服务大厅,不断完善档案服务方式和手段,主动、及时、依法开展档案利用工作;持续开展“文明服务我出彩、群众满意在窗口”活动,为学校发展、重点工作、重大活动提供档案支持,为维护学校和师生及校友利益作出了重要贡献。
5.档案展览

档案展览也是一种档案提供利用方式和档案宣传工作方式。近年来,档案馆配合学校各项中心工作、大型活动的开展,按照一定的专题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图片展、成果展、书画展等专题展览,尤其是常设的“馆藏档案珍品展”系统地展示和介绍档案馆所保存的自1948年建校以来的珍贵档案,使参观者感受厚重校史,增强文化自信。
6.走进校史馆

我校校史馆与档案馆合署办公。校史馆位于郑东校区行政办公楼主楼一楼西展厅,使用面积300余平方米。共分序厅、史脉经传(历史篇)、专攻致知(教学篇)、尚德笃行(文化篇)、载誉弦颂(荣誉篇)和未来展望(展望篇)等6个部分。
校史馆共展出图片518幅,图表42个,实物250余件。此外还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校史专题片、郑东校区航拍风光形象片等,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学校悠久历史和美丽校园;通过电子查询设备,提供学校专家教授信息、毕业生合影等资讯;通过照片墙和词赋等特色版块,展现全校教职工风采和学校厚重的文化底蕴。自2017年建成开放以来,校史馆已成为学校重要的文化教育场所和对外宣传窗口。
7.专题活动

2022年6.9国际档案日活动期间,档案馆采取线上预约和线下领取相结合的参与方式,面向全校应届毕业生继续开展毕业季“典藏十年”专题活动。此外还以“喜迎二十大·档案颂辉煌”为主题,在全校范围内开展“6.9国际档案日”主题征文活动,获奖作品将推荐参加国家档案局主办的主题征文活动,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国际档案日背景:
1948年6月9日,国际档案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Archives,简称“ICA”)成立,总部设在法国巴黎,是非政府国际档案专业组织,旨在通过国际合作促进世界各国档案的保管、利用和档案学的发展。2007年,国际档案理事会为庆祝成立60周年,将6月9日定为“国际档案日”。
中国于1980年申请加入国际档案理事会。2013年,中国国家档案局决定将每年的“国际档案日”作为各级档案部门的宣传活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