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文明关注  文明力量  文化校园  道德财大  制度建设  创建体系  学校首页 
  文明关注
红色故事是最生动的教材
守望信仰的高山
雷锋精神彰显中国价值底色
新华社评论员:牢牢把握办实事这个...
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在新征程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抗疫一线,绽放青春
学习宣传贯彻《河南省文明行为促进...
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
文明过节倡议书
省直机关无偿献血暨造血干细胞捐献...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财大人财大事
当前位置: 首页>>道德财大>>财大人财大事>>正文
 
怀揣感恩,与梦想同行——记外国语言文学系支教团队
2013-10-24 09:42  
[字号: ]

谁说90后是衰落的一代?谁说大学生是迷茫的代表?我们恰值年少,风华正茂,我们身上肩负着家之期冀,国之希望!在“明德、博学、经世、笃行”校训的指导下,我校广大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修学、躬行一力承当。暑假期间,由我校外国语言文学系党委副书记丁明国、团总支书记丁勇亲自带队、并由该系优秀学生干部组成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登封市“希望文武学校”进行爱心支教。这些学生干部以此为契机,走出校门,在社会的大课堂中,提升了能力、增长了才干、砺练了身心。

团队以“我奉献、我成长、我有爱、我感恩”为共同理念,在暑热正盛的七月里,暂别舒适的校园,投身实践,承担起“90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在奉献爱心的同时,收获感动、学会感恩。同时,更是深刻的理解了“中国梦”与“我们的梦”的结合!

此次支教地点——登封希望文武学校,由“功夫爹”刘刚自筹资金创办,该校学生大部分为孤儿,且年龄从2岁到18岁不等。这些孩子的食宿、学习均为免费,但由于学校资金困难,师资力量十分薄弱。学校课程以习武为主,文化课只开设了语、数、外三门。我校大学生支教团队的到来,丰富了孩子们的文化课程,也活跃了他们的课余生活,深受学生欢迎!

骄阳下开跋,困难中坚持

7月9日中午,炙热的阳光烘烤着大地,外语系实践团队的队员们从郑州开跋,一路风尘,到达目的地——登封市“希望文武学校”。没有片刻的停歇,队员们立即进入状态:融入学生中间,明确课程安排。队员们各展所长,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兴趣特长为孩子们开设了历史、语言、音乐、美术、表演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准备工作全部是在此之前做好的。尽管当时已临近期末,面临着既要备考又得备课的双重压力,但队员们毅然扛起了一切,利用一切时间间隙抓紧备课。因为没有授课经验,队员们还提前进行了模拟演练:大家轮流当老师,相互指导,共同改进。经过认真备课以及一遍遍的演习,当队员们站上讲台为“希望文武学校”的孩子们讲课时,已是收放自如、充满自信。

然而,支教地点的教学设备不很完备,生活条件不及学校舒适。为了给这里的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队员们不顾劳累从学校背去投影仪等设备。暑热难耐,宿舍里只有老旧的电扇和赶不完的蚊子,有的队员身上甚至长出了痱子。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我们的队员没有任何怨言,此次参加支教的任鑫琪同学表示:在爱与关怀面前,所有的困难都会被淡化。

当然,队员们面临的难题还不止这些。由于这里的孩子大部分是孤儿,性格不免有些敏感、孤僻。支教期间,队员张星为一个文武学校的孩子洗澡。这个孩子是南方人,有浓重的口音,并且有些沉默寡言。洗澡时,队员怕水温过热,又难以用语言和孩子沟通,只能自己调试水温,又用自己的澡巾揣摩着合适的力度为孩子搓澡。为了帮助孩子打开心门,更多的与人沟通,张星努力着用缓慢的语速加上肢体语言与孩子沟通,用笑容给予他温暖!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孩子脸上露出的笑容,便是对队员付出的最好回报!

真情付出,感恩收获

队员们的到来带给孩子们的不止是知识的丰盈,更是爱的滋润。我校外语系实践团队的队员们除了给孩子们上课,还在晚上安排了丰富的课外活动并与他们同吃同住、谈心交友。夜里听到孩子们均匀的鼻息声,在凉爽的清晨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影时,那由心底而发的幸福感正是他们真情付出的最大收获!

纵使只有几间简单的房间、几盏摇曳的灯光,队员们却每天都精神百倍,因为他们身上都洋溢着的满满的爱的力量!他们是爱的奉献者,同时也是爱的接受者:就餐时,文武学校的孩子们总是把最好的位置让给支教队员,帮队员们打好饭菜;有些孩子虽然不善言词,却总是缠着来支教的这些哥哥姐姐,坐在他们身边,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感谢。送别时的场面更让队员们感动良久:孩子们在道路两旁一字排开,一双双含泪的眼睛目送支教队员们离开,有的孩子依偎在他们身边想要挽留,有的孩子要跟队员们一起来郑州……这些孩子以真心回报着队员们的付出,爱与被爱就这样,在团队与孩子之间融化传递,滋润了所有人的心田。

时至仲秋,清风朗朗,我校外国语言文学系的实践队员们已回到校园,继续他们的学习生活。但这次实践经历所带来的感悟和收获却久久回味在队员们心中。一名实践队员感慨到:“支教期间,很多孩子和我们聊各自的梦想:有的想跟师傅出国演出,有的想要当警察、当兵。为实现这些梦想,他们每日勤奋练功,从不偷懒。是啊,每个人都有梦想,大学生更是处于追梦的年龄,如果我们都可以为自己的梦想全力以赴,何尝不是在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呢?

经过此番支教,带队老师表示:艰苦的生活条件、对困难孩子的近距离帮助,提升了实践队员们的境界,净化了他们的心灵,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一个多月的配合工作、共同努力也增进了队员们的感情,磨合了这支队伍;作为优秀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份子,我校外国语言文学系的实践队员们用行动证明:我们“90后”大学生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拥有关爱他人的能力,能够在中国梦实现的道路上贡献智慧与力量!

“我奉献、我成长、我有爱、我感恩”。怀着感恩,带上梦想,前方风光大好!

[打印]    [收藏]
上一条:“感动中原”人物事迹巡回报告会在我校召开
下一条:坚持不懈勇向前 青春无悔铸辉煌——访“河南省文明学生”张永宽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豫ICP备13002877号-2

郑东校区: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文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80号 文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