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文明关注  文明力量  文化校园  道德财大  制度建设  创建体系  学校首页 
  文明关注
红色故事是最生动的教材
守望信仰的高山
雷锋精神彰显中国价值底色
新华社评论员:牢牢把握办实事这个...
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在新征程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抗疫一线,绽放青春
学习宣传贯彻《河南省文明行为促进...
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
文明过节倡议书
省直机关无偿献血暨造血干细胞捐献...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道德讲堂
当前位置: 首页>>道德财大>>道德讲堂>>正文
 
无臂教师江声发:婉拒10万年薪坚守深山小学
2013-10-11 21:19 青年报 
[字号: ]

今年5月,青年报持续关注云南省威信县山村无臂留守教师江声发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社会各界纷纷伸出友爱之手,帮助和鼓励江声发,从而让这位苦守在大山深处的代课教师,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发生了很多转变。5月下旬以来,江声发两次来上海参加学习培训,到北京定制假肢。天津卫视、安徽卫视以及凤凰卫视中文台都播出了江声发的访谈节目。日前,江西卫视和中央电视台也分别采访制作了江声发的节目,江声发还被授予“爱岗敬业道德模范”称号。在大山村,江声发的故事像个“神话”,天降的好运,让当地老百姓羡慕不已。

    宁舍10万年薪 坚守深山小学

  “离开学生我什么都不是”

  5月27日,江声发载着上海市卢湾一中心小学师生的深厚情谊,回到他位于云南省威信县大山深处的安乐小学。迎接他的,除了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外,还有一位来自河南许昌的白雪老师。白雪老师在许昌经营一家专门从事感恩教育的培训机构。江声发还在卢湾一中心小学学习期间,白雪女士从许昌出发,在路上辗转4天,才到达江声发的家里。在电话里,白雪老师告诉本报记者:“我想给江声发老师一个未来。”

  “她想聘请我到他们的培训中心去做讲师,到中小学去给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以后还要帮我出书……”江声发告诉本报记者,白雪老师是有备而来的,她给江声发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计划。“他们给我开出的工资不算低,一年能挣到10万块钱,我当代课老师的收入当然不能跟这个比。但是,我没跟她去河南。”

  江声发说:“也不是说我有多高尚,我的确很需要钱,但是我不能忘本。白雪老师为什么能够找到我?是因为《青年报》的报道。《青年报》为什么报道我?因为我身后有一群留守儿童,有一所位于大山深处的小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这些留守儿童感动了读者。”江声发表示,“我留在大山深处无怨无悔地当代课老师,本身就是一种感恩行为。”

  带着一群学生上电视获装假肢

  “跟孩子们在一起最幸福”

  本报关于江声发老师的独家报道,被境内外一些门户网站大量转载。江声发的故事逐渐地变得广为人知。在本报报道结束不久的6月3日,天津卫视“幸福来敲门”节目组一行三人来到江声发所在的小学,向本报记者一样,陪江声发走了一遍上学路。6月底,江声发带着5名学生代表,前往天津卫视录制节目。这些孩子从来没有出过大山,多年没有跟自己的父母见面,一心想尝尝蛋糕是什么味道。江声发带着他们到天津后,这些愿望都一一实现了。

  江声发向现场观众讲述自己坎坷的经历,以及自己的教学生涯。孩子们也跟观众们分享了他们与江老师在一起的感人故事。女主持人现场飙泪,哭得说不出话来。当主持人问江声发,他最幸福时刻是什么?江声发说,只要跟孩子们在一起,他就觉得最幸福。

  江声发的学生们说,他们做梦都在想,江老师要是有一双手,该多好!这时候,节目现场的幕墙徐徐拉开,北京市假肢矫形技术中心的假肢高级制作师高红波女士以及相关负责人来到现场。他们表示要为江声发量身定做一副假肢。

  9月初,假肢制作完成。江声发前往北京安装假肢。“装上假肢是我的愿望。不过,正如上海假肢厂的专家邵士栋所说,这个电动假肢的观赏价值大于实用价值。北京假肢厂的专家们为我制作假肢,花费了很多心血。虽然它并没有给我带来生活上的便利,但是,他们帮我实现了梦想,我依然非常感谢他们。”江声发说,假肢拿回家后,他很少使用,他还是习惯于原来的样子。

意外收到了出走17年妻子来信

  “让怀孕的女人跟我受罪这不公平”

  就在暑假快要结束的时候,江声发和他的儿子接受了凤凰卫视中文台“鲁豫有约”节目组邀请,前往北京录制节目。教师节期间,这档节目先后在安徽卫视和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引起很大反响。

  这趟北京之行,让江声发和他的儿子深感意外:在电视台的努力下,离家出走17年的妻子,居然给他们写来一封信,并告诉江声发一个让他惊讶不已的“往事”。

  原来,节目组通过江声发的乡邻,找到了他妻子的娘家。虽然他的妻子早就不在娘家,但是她的哥哥告诉凤凰卫视,他们已经知道江声发最近的一些事情,并委托哥哥以她的名义给大儿子写了封信。

  江声发说,在节目现场,主持人鲁豫拿出这封信来读的时候,他非常惊讶。“都出走17年了,我也听说她已经成家,我不想再打扰她的生活。她能够主动来信,我的确很意外。”

  在那封信里,江声发那个出走多年的妻子说,当年江声发遭受意外变故之后,情绪非常不稳定,比较暴躁。她没法忍受,才离家出走的。她希望孩子理解她,不要恨她。她其实一直在惦记着儿子的生活情况。也时常向别人打听儿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她在那封信里,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她说她生下了我的第二个儿子。而且打算让这个孩子回来跟他哥哥见面。”说到这件事,江声发有些感慨。“她走的时候,有五个月的身孕。后来我的生活一塌糊涂,她回娘家后怎么生活,怎么处置那个还未出生的孩子,我都不知道。她娘家其他人也没有跟我提起过。她在信中说,孩子叫‘家来’,意思是从家里带来的孩子。”

  说到妻子出走,江声发并不抱怨。“那时候我生不如死,让一个怀着身孕的女人跟着我受罪,这对她很不公平。她走了,我反而解脱了。”他隐约知道妻子现在已经远嫁江浙,那个被妻子带走的儿子已经在读高二。

  说到将来怎么面对那个未曾谋面的儿子时,江声发说:“我只想看看他,不要求他对我怎样。我虽然是他的父亲,但是我没有抚养过他。我希望他做一个有良心的人,对自己的养父尽孝道。”

  10月10日,记者电话联系江声发妻子的哥哥。她的哥哥在浙江台州。他告诉记者,这个叫家来的孩子,目前学习成绩很好。他希望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不受打扰。对于妹妹跟江声发的这段婚姻往事,他没有多谈。

  有名气了 觉得受人尊敬很开心

  “作为公众人物要努力传递正能量”

  本报跨省报道引起连锁反应,今年教师节期间云南当地的媒体开始介入,掀起了一波宣传江声发的热潮。《云南日报》、《春城晚报》、《都市时报》以及《昭通日报》等报刊和网站都去大山村采访过江声发。《云南日报》在“云岭楷模”栏目里,刊登长文对江声发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此外,江西卫视和央视7频道“聚焦三农”节目也去大山村给江声发录了节目,最近都会播出,同时还有几家电视台正在跟江声发联系。“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我总是将媒体的采访安排在周末或者节假日期间进行。”

  今年6月高考期间,江声发到县城陪他三哥的儿子高考。“我去县城的路上,镇里有个人开车从我身边路过,主动把车停下来,邀请我上车,带我到县城里。一路上对我照顾有加。”江声发说,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

  在县城那几天,时常有一些熟或不熟的人跟他打招呼。“人们现在对我都很和气的,远远地就喊我,跟我打招呼,让我很有面子。”

  受人尊重,江声发感觉很开心。

  也是在教师节前夕,有媒体曝出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落雁乡代课教师程兴贵因为不能证明自己25年的代课教龄跳水自杀的消息。一时间,云南省代课教师问题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就在这时,江声发的故事正在安徽卫视和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于是,江声发这个正面角色也被一些媒体盯上了。

  “那些天,我担心一些媒体拿我做由头,牵扯出程兴贵的事来,把我们扯在一起。”记者初次前往云南采访时,就发现了江声发这样的代课教师,待遇差、课时多、工作条件恶劣,没有转正希望等等生存状态,以江声发为切入点,探寻代课留守教师的生存出路,的确是个不错的报道点。

  有一天深夜,记者接到江声发的电话。在电话里,江声发很焦虑地说,某知名电视台的“名嘴”委托他的“制作人”来采访他,很可能会把他作为由头,提出程兴贵的问题。江声发说,现在他作为公众人物,还是希望自己可以努力传递“正能量”,让更多的人对生活有信心。

  威信县委宣传部外宣办副主任张孟雄表示,自从《青年报》首度报道江声发以来,到目前为止,没有对威信县教育部门的相关工作也没有带来任何干扰。张孟雄说:“媒体对江声发的宣传报道,堪称正能量传递的典范。”

  9月30日,威信县文明委召开表彰会,江声发作为爱岗敬业道德楷模参加大会。江声发的授奖词是:“用一双残臂托举起山里孩子求学梦。”

开眼界后对教学工作有更高要求

  “我知道了怎样去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当初江声发向本报记者提出四个梦想,摆在首位的就是想参加培训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和教学能力。后来在卢湾一中心小学吴蓉瑾校长以及“爱飞翔·乡村教师培训计划”上海发起人之一查建渝先生的帮助下,江声发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在卢湾一中心小学,我亲身感受到了上海小学跟我们西部深山里的小学之间在硬件上存在的巨大差距。但是卢湾一小的老师认真努力的工作劲头,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欠缺,从而使我再面对孩子们求知的眼睛时,会自然感受到责任和压力。”

  江声发说,他从卢湾一小回去后,教学风格发生了很多转变,对带学生更有耐心,课堂讲课更加细致。

  说起7月27日开始,为期10天的“爱飞翔·乡村教师培训计划”学习经历,江声发说,这是一次“头脑风暴”式的知识接受过程。“我见到了很多以前只在报刊杂志以及电视里才看得见的人物,我听他们讲课,跟他们互动,站在一起,握手,拍照,这段经历十分珍贵。”

  江声发表示,通过两次上海培训,他的眼界开阔了。“重要的是,我知道了怎样去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现在依然一贫如洗儿子生活困难

  “自己的未来还得靠自己打拼”

  一到8月下旬,江声发就感到很紧张:儿子的学费对他来说是个大问题。以前都是通过助学贷款来解决的,今年不一样,贷款的条件变了:像他儿子这样的贫困大学生,要顺利获得助学贷款,得有一个在本地拿财政工资的人担保才行。

  本报记者曾通过威信县志愿者群,找到愿意为他担保的人,但申请时间已经过了。

  江声发说,在媒体关注他的生活之后,他接到了一些捐助,主要是善良的上海市民给他的。“这些捐助,差不多够儿子的学费,但是孩子在学校里还要生活费。而且孩子有孩子的想法,他希望自己贷款解决自己的学费,以后参加工作了,自己还贷款,不想让爸爸继续为他辛苦操劳。”

  出了名后的江声发其实也有不少烦恼。当地有些人觉得他今天接受报纸采访,明天上电视台做节目,肯定接受了很多社会捐赠。威信当地的一个朋友就向本报记者打听过江声发的捐款数目。

  “其实,除了在《青年报》的帮助下,获得不到三万元捐助之外,其他采访和到电视台录制节目,我都是为学校为学生们争取一些社会资源,几乎没有提及自己的生活和生存问题。”江声发说。

[相关新闻]

  爱心公司援建电脑教室

  记者昨日从百特中国公司获悉,10月24日,该公司援建安乐小学电脑教室的团队,将在该公司大中华区总裁柏胜杰先生的带领下,前往云南。该公司此次总共投了14万元,为安乐小学新建的校舍捐建一间配备20台电脑的多媒体电脑教室。电脑教室建成后,将惠及该校300多名学生。

  此次援建活动,作为江声发的“四个梦想”之一,是在本报的联络下,由一家名叫“汇益泽”的社会企业跟百特中国洽谈达成的合作项目。在3年半的时间里,“汇益泽”利用爱心企业捐赠的旧电脑,在贫困地区建成了62间电脑教室,让2万名乡村学生受益。

  此次捐赠电脑教室的善款是由百特中国员工的捐款加上公司与员工一比一配比捐款得到的,10月24日,百特中国将和员工将前往安乐小学,给孩子们送去电脑,带去电脑相关知识和丰富的互动活动。

  [记者手记]

  再给深山坚守者一个坚守的理由

  许多人非常奇怪,身处上海的《青年报》为什么要关注千里之外、与上海“不相干”的江声发,我们的回复是:媒体的责任是不受地域限制的。

  半年过去了,江声发的名字在网络搜索里一下子能调出几百页来,江声发却依然住在大山村的山洼里,依然徒步翻越两座山头上学放学,依然坚守着自己的清贫,依然为孩子的学费心急如焚。

  对我来说,江声发的困难是一个山头,我们无力去削平它。

  不过江声发并不这么想。他说这半年来,是他一生最快乐的时光。媒体的关注,改变了他的精神面貌。接触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高度,就有不同的视界。“在没有媒体关注我的时候,我想得最多的是自己500元的代课工资,想得最多的是怎样安排自己和儿子未来的生活。现在,面对媒体的时候,我想到的是自己的社会责任,想到的是我的学校和学生。”

  也许,江声发本人从一开始就不在乎个人命运的改变,而是希望自己的存在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应有的尊重。这种尊重与认可,不仅仅是针对一个江声发,而是面向大山深处千千万万个留守的同道们。他们的留守,也许多少有些无奈,但如果没有他们的留守,山里的孩子,山里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江声发是幸运的,得到了我们媒体的关注,至少在精神生活上得到了一些改变。而这种改变,必然不是一个江声发,而是对深山坚守者的一种回报。我们的关注,让这些坚守者看到了希望,有了坚守的意义。(青年报记者 叶松丽)

[打印]    [收藏]
上一条:[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风采]刘开吉
下一条:一面穿越半个世纪的“明镜”——习近平致敬九旬老人龚全珍背后的故事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豫ICP备13002877号-2

郑东校区: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文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80号 文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