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恤、运动裤、慢跑鞋、利落马尾、光洁皮肤、轻盈体态,一个简单直接的人,这是马永红老师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1”与体育教育的故事
当我们一行四人准备就绪坐在她办公室按照惯例将要说出开场白时,刚带队在北京参加完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的马老师便像唠家常一样谈起自己的感受:“现在许多电视台开设了关于健身、养生类的栏目,说明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问题了。大家都知道, ‘1’后面可以有无数个‘0’,‘0’越多,代表你的各种财富越多,而‘1’就代表着你这个人的身体。只有你这个人在,你才可以无限地增加后面的‘0’,可是‘1’不在,你这个人就什么都没有了。”
“有句话叫‘不要跟青少年谈健康’,因为在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身体各项机能都协调地很好,一般不会有上了年纪的人容易出现的身体记忆退化、身体机能不协调等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青少年有比较好的体育意识,他们往往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体质的大幅度下降。”国外的某些企业甚至会被强制性地要求午间休息时间要关门不再营业,一般为一个小时,绝不能占用员工的休闲活动时间。当然,我们国家推崇体育教育理念的学者也大有人在。南开大学首任校长、“中国注重体育教育第一人”张伯苓先生为体育教育倾注了大量心血,他认为中国不缺系统知识体系的教育,缺的恰恰是体育教育,他义正辞严道:“不懂体育不应该当校长”。上海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钱伟长先生就是体育教育的践行者。刚上大学的时候,他个子不高,看起来也不很健康,报物理系的时候,甚至有人担心物理知识费力难学,他身体吃不消。谁曾想,小身板的他喜欢运动,田径场上的“四步跨栏”就是他发明的。他积极倡导大学生要注重体育活动,而后,以他名字命名的篮球比赛出现——“钱伟长杯篮球联赛”。直到90岁高龄他还在当校长,是我国任职年龄最大的校长。
身体不锻炼好,梦想无从谈起
在马老师与他人合写的《影响我国学生体质逐年下降的人为因素》文章中提到:2000年的体质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体能素质、肺活量水平持续下降,学生肥胖率明显增加,近视率仍然很高,大学生身体素质连续三十年呈下降趋势。自2003年研究发现,我国的大学男生雄性激素水平普遍低下。结果令人吃惊,符合标准者不足2成。换句话说,近80%以上的大学生精子质量都不高甚至不合格。
在问到面对这样的现状该如何让大学生对体育运动重视起来时,马老师想了一会儿,说道:“要跟女同学讲,合理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身体的柔韧和肌肉的紧致,使身体线条更加明显,从而培养自己的气质和魅力。漂亮的女生多的是,有气质的女生可不多嘞。”马老师笑着跟我们说,“至于男生,网上不都说了吗,‘要嫁就嫁肌肉男’,男同学们还不得好好锻炼啊!”德国一项研究表明:长跑的人一般不会得癌症。她建议大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慢跑时间持续15分钟以上,身体激素就会达到平衡水平,时间最好是在早晨,晚上长时间运动过后人体各个器官处于活跃状态不易入眠。”
财大团队誓言:永不放弃!永不言败!艰苦训练!勇创辉煌!
我国应试教育体制占去了学生的大量时间,繁重的课业压力使得学生无暇顾及体育锻炼;部分落后地区体育设施跟不上……客观存在的东西我们的确毋庸置疑,但老师就没有问题吗?
马老师跟我们描述了她1984年刚来财院时的教学场景。“那时候,运动场根本就没有,上课的时候找一片荒地就上了,学校里连跑步的地方都没有,只能沿着周边荒地跑。学校门前的文化路可不像现在这样繁华,到处都是杂草。”“那时候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5点半我就在宿舍楼下等着学生,他们都不敢迟到。因为他们知道,马老师五点半就准时站在训练场呢!”“刚开始的时候,学校对课余体育锻炼指导工作制度并不健全,没有工作量,没有补贴,也没有奖励,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的工作态度,既然要做就要做好,干什么都得上心啊!做出来再说,将来别人看在眼里也好,看不见也没关系。
马老师带队参加过很多比赛,高水平的、普通的运动员都有,拿到过傲人的成绩。“从没见过当了教授又当了领导还在一线带队的,也没见过五十出头的女同志还带队的。”马老师要不说,我们真看不出来她都五十多岁了。“比赛之前,我带着学生往往都是早上练,下午练,他们甚至假期也不能回家;我会特别注重整个过程的方法、细节和战术训练,希望不出现纰漏,体育赛场上可容不得一点差池;比赛前一个月,我怕队员吃不好,有时候会自己在家做饭给他们调养好身体。”
“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万米长跑记录的保持者就是我校学生郑昌满,二十年无人能破;2010年,河南省大学生第十六届田径运动会上,咱们运动员参加的男女中长跑7个项目全部夺冠,有的项目甚至包了前三名;2014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赛半程男女冠军就是咱们学校的刘鹏和林晓静;在省内甚至全国咱们学校都是有名的。”马老师接着说:“能有这样的成绩,就说明一定是有训练方法的,不是偶然,因为每届的苗子都不一样啊。唯一不变的是这个团队的格言:永不放弃!永不言败!艰苦训练!勇创辉煌!”
即使做绿叶,也要做强大的绿叶、做清新的绿叶。为了能发掘和培养更多好苗子,马老师放弃了个人进修再学习的机会,“如果去读研读博的话,至少有6年的断档,6年要错过多少学生和好苗子,我舍不得。体育在我们学校算是边缘学科,我们也许是绿叶,那也要做强大的绿叶,做清新的绿叶。我代课的时候也是变着花样来,学生出勤率很高。其实别的学科也一样,学生逃课老师就要想方设法让他们来听课,那学生不来听课,一定是有原因的。”我们往往容易从外界找原因,我们自己,难道我们自己就没有问题吗?
一个老师应撑起百万里天空
“如果学生要的是一滴水,那么老师就应该是一片海;如果学生要的是一片叶子,那么老师就应该是一片枫林。”“比传达知识更重要的是传达人的精神、品质和心态。”马老师认为,诚恳的教学态度是至关重要的。要有责任心,先做人,用事实去说话,空洞的说教是没有用的,用你的语言、行为和态度去感染学生。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你的知识很可能被更换掉,可是你的精神是永远不会被更换掉的。“影响学生一辈子就是最好的教育理念。”
“自信而不自傲,信念要正不要邪,用诚信和善良去培养学生,教好他们专业知识。把握好学生的心理需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这点很重要。”马老师继续说:“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无论你做到了何种地步,职位有多高,我们首先是一个老师,搞科研也好,评教授也好,都不要忘记自己是做什么的。”是啊,老师的职责该是传道授业解惑,满足学生需要,怎么社会发展到这般地步,竟有点本末倒置了呢?体育教师也要忙论文,忙职称,都不在操场了,怎么能搞好学校体育教育呢?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马老师手机里存有上千张照片,大部分拍的都是学生训练和比赛时的场景。最后我们快要离开时,马老师还翻出来让我们看:“这张是训练的时候;这张是咱们的操场,你们看,每天早上我过去的时候都能看见垃圾,哎……;这张是去内蒙古比赛的时候,当时我们都不太适应,出现了高原反应,有一个队员由于后来的加速冲刺,身体极度不适应,摔倒在了赛场上,那时候离终点还有五十多米,腿脚死活迈不动了,我就只能在那儿看着他站起来,跌倒,再站起来,再跌倒,最后真的是用身体撑着连扑带滚到了终点,后来一个多小时他才缓了过来,那时候快吓死我了。年龄越大,就越觉得只要带着的队员都安安全全的从赛场上回来就很开心了;这张是早晨五点半的天空,漂亮吧?好多教练都问我在哪儿找的这么好的场地……”马老师手机里还存有上千条短信,都是学生发给她的,有节日问候的,有说自己近况的。老师说着,晃着手机,“跟你们说实话吧,”我以为老师要说什么呢,她停顿了一下,后来才知道,那是哽咽的停顿。她眼眶一下子红了,说:“我最见不得没比赛好时,学生发短信跟我说‘对不起’这三个字。我知道,他们已经很努力训练了,所以每次下来就算成绩不理想我也不说什么,只是看着,给他们更多的还是鼓励。他们在赛场上承受很大压力,常常需要心理疏导。”有一个学生都已经站在楼顶了,想起了马老师鼓励的话语,这才放弃了轻生的念头。“这也是后来那学生跟我说我才知道的,我说过太多话了,那句话好像是:‘你要坚信,自己就是最优秀的,也是为学校做出贡献的人,为学校争过光的人’,当时说的时候也没多大印象,学生就记住了。”马老师感慨地说。还有一个学生每天都会给马老师发短信,她手机里已经存了1500多条了。每条短信里都是讲这个学生现在的状态,好的,坏的。大部分短信马老师只是看看,也不回,但有时看到状态特别不好的短信,马老师一个电话就打了过去,聊聊天,开导开导。现在,那个学生非常出色,自己创办企业并发展得很好。很多老师都说,“马老师,你看你,自己培养的学生现在一个个比自己厉害,你怎么想啊?”马老师一下子就笑了:“学生好了,我多开心。”有人说,运动会影响学习,而经过我校运动队训练过的学生,考上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比例达到了20%以上。 文明和信仰的传承也不过如此吧,到这里才理解了马老师的那句:“影响学生一辈子就是最好的教育理念。”
羊有头羊,兵有将军
南开大学首任校长张伯苓先生曾说“不懂体育不应该当校长。”我们聊到如何推动我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或者说怎样让同学们喜欢体育、增强体魄的问题。马老师说:“首先是要创新,时代在进步,我们也要与时俱进,不能按部就班。这两年咱们学校运动会就增加了几个新的项目。运动会开幕式上的千人太极拳形式也比较新颖。花式跑步同学们就很喜欢,就是随着音乐听着口令变换样式地跑。有一次,我上课,指导着同学们玩花式跑步,临班的同学看了,就跟他们老师嚷嚷着也想玩。”接着马老师提出建议,学校可以增加早操和课间操来保证学生每天的锻炼量。早操可以给每个院划定路线,统一安排好时间,安排好多少个院系一起跑。至于课间操,15~20分钟就足够了,同学们也不用到操场,在教室站起来就好,利用多媒体投影放健身操,不到5分钟的健身操在大课间放三遍足够了,就算同学们下课上个洗手间,回来之后也还能跟着简单做一两遍。她指出,每年组织的啦啦操比赛、班旗接力、冬季长跑等活动各院系都要认真组织,真正重视起来。其实这些活动更重要的目的在于增强全班同学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同学们在大学为数不多的接触中结下一辈子的珍贵友谊。此外,马老师提倡增加体育社团的活动,每周要有不少于3次的集体活动,人数太多要分组活动,不然是开展不起来的。
最后,马老师语重心长地说:“组织任何事情,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没人组织,很多活动就没法开展下去。领袖的导向非常关键,假如校长一纸文书下来,各院的领导、书记、辅导员定会响应起来了,将更加重视体育教育。领袖的力量是无限大的,事情也就好办多了。”
多年以后,我们将想起入学之初校长在开学典礼上关于热爱体育的讲话,想起军训时领导、书记、辅导员到场地看望我们并说着以后的学习生涯中同样也要注重锻炼身体的话语,想起广播站里传来的体育运动号召之声,想起操场上大大小小的一场场比赛,就好像回到了张伯苓先生的南开时代。那么,我们在财大的四年里,体育这个倩影该是丰盈了许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