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文明关注  文明力量  文化校园  道德财大  制度建设  创建体系  学校首页 
  文明关注
红色故事是最生动的教材
守望信仰的高山
雷锋精神彰显中国价值底色
新华社评论员:牢牢把握办实事这个...
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在新征程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抗疫一线,绽放青春
学习宣传贯彻《河南省文明行为促进...
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
文明过节倡议书
省直机关无偿献血暨造血干细胞捐献...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财大人财大事
当前位置: 首页>>道德财大>>财大人财大事>>正文
 
春华秋实三十载 滋兰树蕙满院香——记稳步发展的财政税务学院
2014-11-19 10:15 郑西决 李悦 张祥玮 
[字号: ]

10月30日中午,20余名财政税务学院的同学集中在教学楼进行 “文明课桌,拒绝涂鸦”的课桌大清理活动。“桌面上密密麻麻的数字、文字及五花八门的涂鸦不仅影响了课桌的美观,严重的还会污染学生思想,影响大学生形象。所以,刚入校的时候,学院就号召我们文明学习,清除课桌涂鸦,杜绝‘课桌文化’刻不容缓。我们也要为学弟学妹们树立好的榜样!”财政税务学院2013级学生刘小帅说。除了经常参加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的公益活动外,刘小帅对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十分认真。他住在雅苑二号楼,不管是洗漱间的水管坏了还是楼梯间的灯坏了,他都会在知道的第一时间去报修。“我们刚入校的时候,云院长就教育我们要有主人公的责任感,我做的事情,每一个财税人都在做。”

在三十年的发展进程中,财政税务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首要任务,从成立于1983年财政金融系到2012年5月正式更名为财政税务学院,虽然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完善,学科专业的格局调整,但财政税务学院坚持“教育、熏陶、培养、训练”的人才培养方针,坚持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弘扬人文与科学和崇尚学术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精神熏陶,以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五种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素质培养和以财政、税务专业为鲜明特色的专业训练。稳扎稳打,将科研工作同步推进,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现在这个时代,仅仅拥有知识是无法改变命运的,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甚至多项选择的时代,我们大学教育的使命要随之发生改变!”财政税务学院院长云伟宏说。财政税务学院十分重视对学生人文科学精神的培养,注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学院要求学生怀有感恩之心、责任之心、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即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的感恩之心;责任之心,即要求学生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学生要树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责任之心。为了加强对学生在此方面的教育,财政税务学院开设财税名家讲堂、财税大讲堂和博雅讲坛,熏陶学生,培养学生做精神富有的人。截至目前,财政税务学院举办的六期博雅讲坛在全校师生当中影响颇深。博雅论坛先后邀请河南省儿童文学学会会长、著名儿童文学家、民俗学家孟宪明,中国保险营销第一人蹇宏等人主讲,从老子的《道德经》到西周的婚姻制度,从文学到推销,博雅讲坛从各个方面熏陶学生,促进大家的综合发展。

古语云:“君子不器。”财政税务学院要培养具有人文和科学素养、优雅气质的人,让学生摆脱庸俗、追求卓越,正是和儒家“君子不器”的教育思想是相通的。“君子”不是器皿,不是工具,应该是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受过大学教育的学生应该成为“君子”。专业学习固然必不可少,但不能只局限于专业,若只局限于专业,最多只能成为一个“匠人”。

云伟宏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更注重学生学习、创新、实践、交流、社会实用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怀揣感恩、责任、敬畏之心做每一件事。”为加强学风建设,严肃考风考纪,严肃处理考试中的违纪行为和论文写作中的学术不端行为,财政税务学院通过各种方式在学院内营造一种对作弊者人人喊打的氛围,培育了较为良好的学习风气。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创新能力培养是当今中国大学教育重中之重,学院鼓励老师们欣赏、保护学生的那些稀奇古怪的想法,鼓励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质疑精神应是创新教育的题中之意;实践能力培养着眼于从各个方面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敢于实践,因此,财政税务学院团委办公室的大门从来都是向学生敞开的。学院开放所有设备,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各种办公用具,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财政税务学院在科研方面,倡导形成团队合力,倡导以规范的学术研究方法,以开阔的学术视野,站在财税理论学术前沿,研究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和地方的相关实际问题,形成具有财政税务系特色的科研优势。2014年7月21日,《河南日报》刊登财政税务学院院长云伟宏教授文章《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民生视角》,该文章是财政税务学院教授积极进行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典型范例。目前,财政税务学院拿到两项国家社科基金,一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近年来,财政税务学院教授还积极参与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国税局的多层面调研,殷强教授参与了资源税的调查研究,现已成为资源税方面非常有影响力的专家。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习行”思想源于清代教育家颜元,“学而必习,习又必行,固也。”明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与当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理是相通的。以“格物致知,习行致用”作为财政税务学院的院训,就是要倡导追求真理、崇尚学术的大学精神,倡导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学风。10月18日,财政税务学院在教一219举办财税教育30周年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论坛。来自五湖四海的财政税务学院校友齐聚学校,共庆财政税务学院教育三十周年。正是:春华秋实三十载 滋兰树蕙满院香。祝愿财政税务学院秉承传统,致力创新,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打印]    [收藏]
上一条:用茶香唤醒新梦想—访我校2009级校友、河南莫香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利朋
下一条:与太阳为邻,和健康作伴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豫ICP备13002877号-2

郑东校区: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文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80号 文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