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文明关注  文明力量  文化校园  道德财大  制度建设  创建体系  学校首页 
  文明关注
红色故事是最生动的教材
守望信仰的高山
雷锋精神彰显中国价值底色
新华社评论员:牢牢把握办实事这个...
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在新征程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抗疫一线,绽放青春
学习宣传贯彻《河南省文明行为促进...
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
文明过节倡议书
省直机关无偿献血暨造血干细胞捐献...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道德讲堂
当前位置: 首页>>道德财大>>道德讲堂>>正文
 
爱心灌溉生活——记北京市肢残人协会主席李楠
2013-09-21 11:15 人民日报 
[字号: ]

她,曾拥有令人羡慕的美好前程,一场车祸导致她高位截瘫。10年间,经历了毁灭的痛楚,忍耐着蜕变的辛酸,终于迎来璀璨的新生。

“身虽残障,心永坚强”,这八个字激励李楠披荆斩棘一路走来。

遭遇车祸 舞者折翼

1997年7月,李楠毕业于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后留校任教,曾担任院团委书记。

作为一名高校团委书记,她曾有过优异的工作业绩;作为一名舞蹈艺术的酷爱者,她曾多次在全国和北京市的舞蹈比赛中获奖。

然而,这一舞者的梦想永远停止在2003年1月17日。工作外出遭遇车祸的她,颈椎四、五节脱位,胸椎三、四节爆裂性骨折,完全性脊髓损伤,高位截瘫。

躺在病床上的李楠无法接受人生的激变。

在医院度过五年后,2008年1月,她回到阔别已久的家。这时的她像个迷路的孩子,不知何去何从。

花家地南里社区的温馨家园是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负责接待和展示任务的15个示范温馨家园之一,残疾人在这里可以进行各种康复、学习、娱乐。在温馨家园,李楠看到很多残疾朋友聚集在一起做手工艺品、看书。在这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里,李楠的心灵得到净化,久违的笑颜又重新回到了她的脸上。

当时正值奥运会、残奥会筹备的关键时期,温馨家园被列为重要宣传窗口,需要一位讲解员全面介绍温馨家园建设和运行情况。望京街道工委、办事处和社区把这个重要任务交给了李楠。

领到任务后,李楠立刻投入工作,尽管身体多有不便,但解说中的她一直精神饱满,神采飞扬。

据统计,在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期间,花家地南里小区温馨家园先后承接了19个国家的200多名中外运动员等的参观交流和接待。

“我在讲解工作中找回了自我。”李楠说。

学习技能 倾心助人

李楠与温馨家园的朋友们情同手足,虽然她自己也身有不便,但仍然会尽力去帮助每一个人。

2008年10月,李楠开始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考试的学习。由于上厕所不方便,她一整天都不喝水,长时间保持一个坐姿导致肢体僵硬痉挛,皮肤出现褥疮。最终,她获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咨询实务技能的双师资格,成为社区阳光心理咨询室的一名志愿者。

卢洋是温馨家园里的一位智障残疾人,从小患有癫痫,智力只相当于两岁的孩子。刚到温馨家园时,谁和他说话也不理,双眼直勾勾地看着墙,表情木讷。李楠不厌其烦地与他聊天,生活上关心体贴。不久,卢洋会说了、爱笑了、“长大了”。2010年的国际残疾人日,他还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大型助残公益晚会“隐形的翅膀”的访谈,并代表花家地温馨家园向节目主持人赠送了大家亲手制作的工艺品。

王红是一位多发性硬化症导致下肢瘫痪的残疾人。丈夫和孩子在国外,年迈的父母在东北,身边没人照顾。王红辞去公职后没有经济来源,每月还要承担高额的医疗、康复费用,生活陷入困境。在她病情突然复发时,李楠几经辗转联系医院的专家为她会诊、安排住院,病情及时得到控制。王红希望出院后能回老家去生活和治疗,但对诸多政策性问题不甚了解。李楠听说后帮助她咨询相关规定,替她解除后顾之忧。

现在,李楠已身兼数职,她是北京市肢残人协会主席、望京街道残联党总支副书记……

平时,李楠除了做心理咨询外,很大一部分精力都用在温馨家园的志愿服务上。通过努力,望京街道已经拥有社区党员志愿者、专业辅导志愿者等助残志愿者队伍,服务项目涉及医疗保健指导、康复劳动就业、法律维权保障等。

热爱生命 创造收获

“无论困难还是挫折,都是一种值得珍惜的人生经历。” 李楠说。

在这5年中,她克服了数不清的困难,也收获了累累硕果。2008年,她被评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工作先进个人、北京市社区志愿服务志愿者之星……2009年获得北京市社区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2010年获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

“几年来,我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怀、对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维护。是社会给了我很多关爱与机会,否则我不可能这么快回归社会。” 李楠说。

社会化管理和创新的探索也给李楠提供了新的机遇。2012年2月,“北京市朝阳区望京李楠社会工作事务所”正式成立。事务所通过残疾人社区康复、老年人日间照料、青年就业实习、少儿成长教育、百姓公益实践和心理健康普及等六大基地的建设,以项目化管理的方式开展社会服务。作为专门从事公益服务的社会组织,事务所有效发挥了政府和民众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成为政府为弱势群体提供公共服务的补充力量。

“只要生命还在,就要有一颗耐心、一颗恒心去面对生活。只要热爱生命、心怀希望,我们就会去创造,就会有收获。”这是李楠的肺腑之言。(记者潘跃)

[打印]    [收藏]
上一条:一路奋斗一路歌——记武警河南总队安阳支队二中队
下一条:一位独臂教师的坚守 一座堂屋小学的重生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豫ICP备13002877号-2

郑东校区: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文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80号 文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