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普通,只是千千万万大学教师中的一员,但是他的学生早已奔赴各条战线;他很善良,即使偶遇不顺依旧心怀感恩;他很执着,虽然从教二十多年,但是他的激情从未消减;他很淡泊,面对荣誉,不惊不喜,低调谦虚,他是三尺讲台上最朴素的人,他是学生心中最可爱的人,他就是刚刚被评为“郑州市优秀教师”和“河南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的数学与信息科学系副教授石永生老师。
认真、投入、富有激情是我对石老师的第一印象。虽然之前在电话里已经约好,但我们的提前到来还是让他有一些诧异,说明来意之后,我们提出想听一节他的课,他欣然同意。一百多个座位的教室,我竟找不到一个空位,还是一个同学给我让出一个放书包的位子,我们迅速坐下,于是我们有了了解他的机会和享受他的课堂的荣幸。
坐定之后,我们发现已经有几个同学围在石老师周围向他请教问题,整个课间,一直有同学“缠”着他,他未曾离开过讲台半步。同学们认为,“石老师讲课挺幽默,很有意思,这本教材也是他担任主编编写的”,这是学生第一次上他的课是给他的评价。
在石老师的课堂上,他的激情和投入一直感染着学生。为了提高教学效果,石老师自备了耳麦,声音抑扬顿挫,不时适度地提高声音分贝,偶尔他还会结合授课内容讲个幽默笑话来给同学们提神,讲到重点知识,石老师特意提醒学生注意做好笔记。他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只要对学生学习有益,他都愿意想方设法去做。我们知道上数学课学生极易困倦,但来听石老师课的学生个个聚精会神。石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数学是很枯燥的学科,在文科生比较多的经济类专业的班级,必须要讲的通俗易懂,才不会让学生对数学课产生恐惧,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第一次上课讲的内容不要求太多,贵在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这样的解释,或许就是他对自己上课的设计和理解。
刚下课,来不及休息片刻,石老师就正式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对于我们的打扰他并没有不快,整个访谈中,他一直很亲切随和、精力充沛,并不时爽朗地开怀大笑,每每谈到学生或者教学方面,他的情绪会立马激动起来,那充满活力的双眼和写满真诚的笑脸毫无保留透露了他的敬业和激情。
石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的一致好评,被推选为2012年全校唯一一个“郑州市优秀教师”,后又被评为“河南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当问及获得这一荣誉称号的感受时,石老师说更多的是欣慰,这些荣誉对于不慕名利的石老师来说不算什么,他在乎的是学生对他的教学成果和认真付出的认可。这样的荣誉,必须要学生评教为优秀档次,经过学校督导组听课检查,各教学单位评选推荐的老师才有机会参加评选,在学校选出的几十位“三育人”教师当中,石老师以第一名脱颖而出,被推荐到省市参加优秀教师评比,这些是石老师踏踏实实付出的成果,是对默默奉献的奖励,实属当之无愧。
更加令我们钦佩的是,多年来石老师都是满负荷超工作量地完成教学工作,每一年的教学工作量达到近400学时,都是超额完成任务,勤勤恳恳,日复一日。石老师说他几乎没有闲暇时间,当他看到其他老师打球、跑步时,他都很羡慕,曾经热爱运动和旅游的他,现在已经没有时间去实现个人爱好,除了大量的课要上,石老师还要批改大量的学生作业,他说对于学习数学课程的学生来说,需要做一定量的习题才能更好掌握所学内容,他要求学生每周都要交作业,而且每一份他都会认真查看批改,占据了自己大量的休息时间。与此同时,石老师每年还要指导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等。从开题报告,论文写作、修改,到答辩等环节,从格式到内容,都耐心指导,严格把关,他带的毕业论文中先后有多篇被选评为优秀毕业论文。即使这样的高强度工作,石老师从教的28年里,从未懈怠,一直兢兢业业做着他认为应该做的工作。
针对我校每年招收的文科生居多的情况,石老师分享了他对于学习数学的“秘诀”:首先要不断培养对课程的兴趣,兴趣非常重要;要踏实认真地学,数学课程内容需要踏实的钻研、理解和领会,还要做习题,认真独立地完成作业,不怕做错题,就怕不做题、不改错;要合理安排时间,规划好每一天的学习,每天都要有提高和进步;还要注意学习方法,强调学习的四个环节,课前预习,课堂认真听讲,课下及时复习,加强练习。谈到这里,石老师讲述了一个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开始打听学校有哪些精品课程,就开始“蹭”石老师的课,大一的时候就能听懂大二的概率论,还学得不错,石老师认为有这样的上进心和奋斗精神就不会学不会,踏实努力是很重要的。
无论何时,奉献都是石老师不忘的话题。问及石老师今后的职业规划时,他说继续发挥余热,同时让年轻教师往前冲,加强团队作用发挥,“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建设精品课程,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让课堂发挥最大的效率,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石老师还设想将数学实验的部分内容引入现有课程,希望让大部分学生能够学会用数学软件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年近五十的石老师,依旧不忘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与时俱进,努力创新,默默地为他的学生付出着。朱熹在《观书有感》中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石老师辛苦几十年,他为学生无私付出,为青年教师做表率,我想他应是源头,是活水。
在学术科研方面,石老师还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主持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项目等,成果丰硕。先后主编和参编六本教材,主持或参加省厅级项目三项,主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校级精品课程与网络课程,并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省多媒体比赛网络课程三等奖。
采访接近尾声,石老师情真意切地给出了一些关于在校大学生的建议。第一、大一新生要尽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尽早制定自己的目标与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在搞好学习的同时也要加强体育锻炼,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才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第二、关于考研,他给予了肯定。现在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如果能考上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对今后的就业和的事业肯定会是很大的帮助。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他再三强调:“不要夸大事实,我就是我,要照实写。”。就像早在采访之前预约他时,他曾说:“不用采访我吧,我很普通,没啥好采访的,你们还是多关注一下年轻教师吧”。就在我们已经组织好文字打算发稿的时候,又一次收到了石老师的邮件,他说:“我还是希望不要过多地宣传我个人,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教师,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学校表彰的其他师德标兵,他们的事迹和成就以及所做的工作,可能比我更多,贡献更大,应该多宣传教师这个集体。教学工作能够正常开展和运行,需要多方面的配合,除了一线的教师,还有教辅人员、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等,应该同时向他们表示感谢和敬意”。从始至末,他谦虚、低调、平和以及处处为别人着想的态度和真诚一直深深的感动着我们,我们庆幸有这样的老师,也对他的所作所为表示敬意。
石老师在教师岗位上默默耕耘,兢兢业业,坚定执着,不慕名利,只想教好书,教好学生,桃李满天下是他最朴实也是最大的愿望。他就是这样一位最朴素但受人尊敬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