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水区林科路,有一家刚成立半年的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他们承诺为顾客提供最好的产品、良好的技术支持和健全的售后服务,团队在短时间内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一批忠实客户。“刚开始听我一朋友给我推荐这家公司时,心里还发毛这些孩子能做出来些什么,后来才觉得他们做得真不错,售后也特别热情!”何通刚刚送走的企业客户王先生称赞说。没错,这样一支队伍的成员几乎都是在校大学生,一群信守着理想主义的“实力派”追梦人。
今年四月份开始,“微时微刻”团队创办的郑州微趣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投入运营了。公司主打创意APP的开发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技术的营销策划,为学生、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服务。一年前,他们“将校园纳入口袋”,让改变发生在大学生群体中间;而现在,他们又要通过自己的奇思妙想改变更多人的生活。
“把微不足道的事做到极致”
在记者等待何通把工作安排妥当开始采访时,他连连为几分钟时间的耽搁感到抱歉。他向我们解释说这两天公司工作和搬家涉及的事比较繁杂,其实平常生活中他会把每件事都认真地记录到日程表中,隔段时间做完一件事后就开始安排下一项工作。在如今的公司管理中,他也尤为重视一些细节。身边很多企业由于忽视员工的绩效评定遭受损失,为了规避公司内部可能出现的不协调问题,他从一开始就提出建立比较完善的绩效评定机制,把技术开发、人员管理等工作明确责任到个人,使得大家在鼓足干劲的同时也强化了归属感和责任意识。
“企业市场是一个‘输血’的过程,但现在技术竞争压力大,必须通过创造新产品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后者就是‘造血’的过程”。据何通介绍,微趣公司现在每个月承接少则3到5单、多则5到10单的业务,业务量不大但后期的维护工作显得非常重要。近段时间,他们还通过对“口袋校园”的用户进行调查,了解到客户的一些潜在需求,又刚刚推出了一款实时公交查询的微信服务—— “下一站”。即使是最初开发的“口袋校园”,也随着团队技术的逐渐成熟而显现出越来越强大的功能,从最初简单的“课程信息、词典翻译、自习教室、成绩查询”发展到现在可以方便地查询快递服务、兼职培训、老乡会等方面的信息。“把微不足道的事做到极致”,这是“微时微刻”团队在当初开发“口袋校园”时提出的口号,现在看来也十分适合“微趣”公司未来的发展。
让兴趣引领自己
何通回忆说,大四上学期期末,整个校园都充斥着一种格外的焦躁不安,好多同学都选择找工作,在就业的人潮中推来搡去。此时貌似异常安静的何通心里也是波涛汹涌着:凭借自己四年时间学习到的广告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愁找不到一份好的工作,事实上已经有同学劝他到自己开办的公司上班,但这样一来,自己真心喜欢并“偷学”两年的技术开发本领可能就会被永久地丢弃掉。专业和兴趣之间的选择,也着实让何通纠结了很长时间。在他迟迟徘徊不定之时,学院的老师、同学也找到他,询问他以后的打算。后来,在老师的疏导和帮助下,何通最终选择追随自己的内心,开始筹备技术公司的创建。
关于自己曾经“偷学”技术,何通也有一段温馨励志的故事。大二时,何通意外地发现自己对编程颇感兴趣。他当时“死皮赖脸”地缠着一位学长请求带他学习这方面的技术。为了能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练习操作,他还主动申请做了学校机房的管理员,一有时间就跑过去钻研。何通风趣地谈到,当时带他入门学习的那位学长后来做了快递业务,倒是自己一路坚持着埋头做技术开发工作。他认为大学里最重要的是不断尝试以寻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哪怕是花费四年的时间也一定要明确自己究竟喜欢什么。只有真正认识了自己,未来的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做一个脚踏实地的人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只要用心做事,梦想便不会再遥不可及。在微趣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创办初期,何通在微博上写下“尽心尽力,无论结果,问心无愧”。谈及这个话题时,何通害羞地笑了笑,“其实当时也就只能这样说说,心里可不敢那样想”。青年创业者的艰辛和压力也是常人所难以体会得到的。资金、场地、技术、人员、营业执照等方面的问题都要考虑到,除了学校领导老师的关怀,有些事情还是得靠自己。“有时候,技术方面的困难也只能留在自己心里,因为毕竟别人不能一直活在你的世界里”,学长坦言当时遇到的一些难处甚至他女朋友都不知道。
令人欣喜的是,今年9月份,郑州微趣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了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计划的评审,获得了创业专项扶持基金。并且再过不久,微趣公司将入驻我校商业街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区新一批项目区,届时微趣公司将和“口袋校园”一起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财大师生服务。“马云在阿里巴巴上市时,赠给在场嘉宾的T恤上写着‘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虽然微趣公司才刚刚开始发展,但对于未来,我是始终充满希望的”,何通坚定地说。
目前,自媒体总体的运行态势良好,但也不排除部分信息媒体已经开始走向开放、自由、免费的情况,这也是无数的“何通们”既要“输血”更要“造血”的一个重要考虑的原因。何通说在能继续维持业务稳定的前提下,他们也要不断地开发学习,以适应未来扩大化的信息大爆炸时代。
作为一家刚刚兴起的小公司,他们没有把如何获取高收益放在首位,而是坚持“用户第一”;作为一支非专业出身的队伍,他们始终相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一群刚刚迈出或者还在大学校园中的年轻人,他们有志于“把微不足道的事做到极致”。怀揣着这样的信念和团队精神,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微时微刻”团队将在未来激烈的新媒体技术竞争中走得更远,毕竟“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